遼寧省地質礦產研究院,遼寧 沈陽110032
摘要:采用遼寧某水鎂石為原料制備氫氧化鎂阻燃劑,在-0.24mm 粒度下,采用風力分級法提純水鎂石原礦,MgO品位由原礦的61.33%提高到精礦的63.22%。采用硅烷172、 硅烷151、鈦酸酯NT-105以及復合偶聯劑(硅烷172和硬酯酸鋅按2∶1復合)四種偶聯劑,在偶聯劑用量0.5%、1.0%、1.5%和2.0%,活化時間3、6、9和12min條件下對氫氧化鎂阻燃劑進行表面進行處理,并對處理后阻燃劑的比表面積、抗張強度、吸水率和氧指數進行測試。認為用硅烷172作偶聯劑,用量≤1.5%,活化時間6-9min較為適宜。其產品質量可與人工合成產品相媲美。天然水鎂石是阻燃產品中的理想原料。
關鍵詞:水鎂石;阻燃劑;風選;偶聯劑;吸水率
The Experiment Study on Making Block-Burning Reagent by a brucite in Liaoning Province
HU Zhi-gang
Liaoning Academy of Geology and Mineral Resources,Shenyang,110032
Abstract:The grade of MgO of crude improves to 63.22% from 61.33% using brucite in liaoning
province as the material by winnowing. The surface of Mg(OH)2 flame retardant is treated with four kinds of coupling agent,they are silane172,silane151,titanate NT-105 and composite coupling agent(silane172 being 66.7%,and zinc stearate being 33.3%)on the condition of usage of coupling agent being 0.5%, 1.0%, 1.5% and 2.0%,activating time being 3, 6, 9 and 12min,and the specific surface area,tensile strength,rate of absorbing water and oxygen index are measurated.The results showed the silane172 at the dosage of ≤1.5%, activating time 6-9min is feasible.Quality of its products can be comparable with synthetic products. Natural brucite is the ideal material for flame-retardant products.
Key Words:brucite, flame- retardant, winnowing, coupling agent, rate of absorbing water
1 前言
隨著塑料?橡膠?合成纖維等高分子材料應用領域的擴展,其易燃性也日益引起人們的關注?高分子材料容易燃燒引起火災,同時產生大量煙霧和有毒氣體,造成財物損失及人員傷亡?為此,人們研究出各種阻燃劑來解決高分子材料的阻燃和抑煙問題[1]?
近年來,阻燃科學技術研究取得了重大的突破,阻燃產品的開發向低煙?無鹵阻燃方向發展?氫氧化鎂是一種表面極性很強的無機化合物,其晶體在(101)方向有微觀內應變,晶體表面帶有正電荷?具有親水性,與親油性的聚合物分子的親和力欠佳,晶粒趨向于二次凝聚;同時,氫氧化鎂與聚合物的界面產生空隙[2]?氫氧化鎂發生脫水反應的溫度為340-490℃,吸收大量熱量?在聚合物中可作填料及阻燃劑,具有阻燃?消煙?填充三個功能,不產生二次污染,又能與多種物質產生協同效應,不揮發,無毒,無腐蝕,價格低,應用廣泛[3]?不少研究者根據中國資源情況,提出了以水鎂石作為原料,經處理后作為阻燃劑的研究,并取得了一定的進展[4]?
試驗針對某水鎂石礦石的純度?粒度?表面活化性能對聚合材料阻燃性能的影響等進行了試驗研究?試驗采用風力分級法提純水鎂石原礦,礦石MgO品位由原礦的61.33%提高到精礦的63.22%,為原礦剔除雜質?加工高純度產品提供了可靠方法?表面活化處理試驗確定,產品以硅烷172活化效果最佳,采用測定吸水率確定偶聯劑?評價活化過程的方法簡單易行?制取的超微氫氧化鎂(d50=1~2μm)阻燃劑成功地應用于熱塑性低煙?無鹵阻燃電纜護套中,各項技術指標符合國際電工委低煙?無鹵電纜護套料技術標準IEC92-359要求?
2 水鎂石礦特性
水鎂石[Mg(OH)2]又稱氫氧鎂石,屬三方晶系。水鎂石晶體一般呈厚板狀、葉片狀和纖維狀集合體,具有完善的解理。薄片具有撓性,硬度2.5,比重2.4。遼寧水鎂石礦產于遼河群變質巖系中,礦體埋藏較淺,地表出露連續,儲量較大。
試驗用水鎂石原礦樣品經巖石薄片鑒定為鱗片變晶結構,水鎂石含量90%~95%,白云石含量5%左右以及少量蛇紋石。其中水鎂石呈鱗片狀纖維狀集合體,薄片中無色,干涉色為Ι級灰黃平行消光、負延性、一軸晶、正光性。伴生碳酸鹽薄片中無色、一軸晶、負光性,多呈粒狀集合體交代水鎂石,粒度為0.06~0.15mm。X衍射分析結果見圖1,熱差分析結果見圖2。
X衍射分析結果和熱差分析結果也證明,該礦石以水鎂石為主,少量白云石等。原礦樣品失水溫度始于385℃,443℃吸熱峰溫,吸熱脫水。光譜分析結果和化學分析結果見表1。
表1 光譜分析結果
元 素 |
As |
P |
B |
Sb |
Ge |
Tl |
Pb |
Sn |
Bi |
含量(%) |
0.00 |
0.00 |
0.001 |
0.00 |
0.000 |
0.00 |
<0.001 |
0.000 |
0.000 |
元 素 |
Ga |
Cr |
Ni |
In |
Mo |
V |
Cd |
Cu |
Ag |
含量(%) |
0.000 |
0.000 |
0.001 |
0.000 |
0.000 |
0.000 |
0.00 |
0.000 |
0.000 |
元 素 |
Zn |
Ta |
Co |
Ti |
Nb |
Zr |
Th |
Ce |
La |
含量(%) |
0.00 |
0.00 |
0.000 |
<0.001 |
0.00 |
0.00 |
0.00 |
0.00 |
0.00 |
元 素 |
Y |
Yb |
Be |
H2O+ |
CaO |
P2O5 |
Na2O |
MnO |
K2O |
含量(%) |
0.00 |
0.000 |
0.000 |
24-28 |
1.27 |
0.16 |
0.11 |
0.035 |
0.012 |
表2 水鎂石樣品化學分析結果
項目 |
MgO |
CaO |
Fe2O3 |
LOS |
酸不溶物 |
含量(%) |
60.61 |
0.89 |
0.25 |
30.89 |
7.97 |
根據以上檢測結果可見,原料純度高、雜質少、富含結晶水,在國內外水鎂石礦中應屬優質原料。其中有害雜質Fe2O3等低于0.4%,保證了工業使用。經特殊加工后,自然白度大于90%,便于產品配色。
3 試驗研究
3.1 水鎂石提純試驗
3.1.1 試驗樣品
試驗樣品取自遼寧某地水鎂石礦,原礦經粗碎、細碎和細磨后,樣品粒度為-0.24mm。樣品的巖礦鑒定結果為:水鎂石含量75%~80%,伴生雜質為白云石和蛇紋石,含量分別為15%和5%~8%。對細磨后的-0.24mm水鎂石樣品進行了粒度篩析,結果見表3。
表3 水鎂石樣品粒度篩析結果
粒級(mm) |
產率(%) |
MgO品位(%) |
CaO品位(%) |
MgO分配率(%) |
CaO分配率(%) |
-0.24+0.15 |
6.50 |
57.68 |
0.63 |
6.02 |
10.55 |
-0.15+0.10 |
6.40 |
58.05 |
0.54 |
5.96 |
8.89 |
-0.10+0.074 |
7.70 |
58.10 |
0.50 |
7.18 |
9.91 |
-0.074+0.043 |
6.50 |
58.76 |
0.52 |
6.08 |
8.71 |
-0.043 |
72.90 |
63.89 |
0.33 |
74.76 |
61.94 |
總 計 |
100.00 |
62.33 |
0.39 |
100.00 |
100.00 |
由樣品粒度分析可知,-0.043mm級別占72.90%,含MgO 63.89%,而大于該級別占27.10%,含MgO多在58%左右,水鎂石在細級別有富集現象,粗級別(+0.043mm粒級)含脈石礦物較多。
3.1.2 風選試驗
樣品中的主要脈石礦物為白云石和蛇紋石,其硬度大于水鎂石(水鎂石、白云石及蛇紋石硬度分別為2.5、2.5~4和4)。在同等的磨礦條件下,水鎂石比白云石和蛇紋石更容易被磨細。另一方面水鎂石的密度小于脈石礦物(水鎂石、白云石及蛇紋石密度分別為2.4、2.5~2.9和2.5~2.8),有利于采用風選提純法將其與脈石礦物分離。
風選提純試驗設備為旋風分級機,分級風量18m3/h,給礦量3kg/h,原礦粒度-0.24mm。試驗流程為一次粗選和四次掃選,粗掃精合在一起為精礦,共做三個平行試驗,取平均值。試驗結果見表4。
表4 水鎂石風選試驗結果
序號 |
產率(%) |
精礦品位(%) |
精礦回收率(%) |
原礦品位(%) |
|||
MgO |
CaO |
MgO |
CaO |
MgO |
CaO |
||
1 |
64.43 |
63.11 |
0.68 |
66.50 |
47.00 |
61.15 |
0.93 |
2 |
60.00 |
63.69 |
0.61 |
61.97 |
36.52 |
61.66 |
1.00 |
3 |
66.53 |
62.97 |
0.61 |
68.44 |
48.26 |
61.19 |
0.84 |
平均值 |
63.67 |
63.22 |
0.63 |
65.64 |
43.93 |
61.33 |
0.93 |
試驗結果表明,原礦(-0.043mm)分選后,精礦MgO品位由61.33%提高到63.22%,尾礦MgO品位差達到5.15%,實現了剔除脈石礦物的目的。并且精礦產率達到63.67%,接近篩析水平,說明該風選設備及風選提純流程分選效率較高。
3.2 氫氧化鎂阻燃劑表面處理試驗
普通型氫氧化鎂一般為無定形或六方晶形晶體,具有較大的比表面積,阻燃效率不高。而且,由于氫氧化鎂粒子之間的積聚成團性強,在塑料等高聚物中的分散性和相容性較差,使得氫氧化鎂無法直接用于塑料阻燃,而且嚴重影響塑料制品的力學性能。所以必須對氫氧化鎂進行適當處理,以改善它在高分子材料中的分散性和相容性[5]
3.2.1 偶聯劑對氫氧化鎂阻燃劑表面吸水性能的影響
無機材料與有機聚合物表面性質不同,合理使用偶聯劑可以改變二者的相容性,使無機材料充分分散,達到混料均勻的目的。偶聯劑對提高無機材料與高分子聚合材料相容性至關重要。如何評價無機粒狀表面處理程度,國內目前還沒有一個較權威的指標。為了解決表面處理上存在的問題并參照前人工作的基礎,我們認為,如果無機材料表面被均勻覆蓋,其表面性能必然從親水轉變為疏水,因此,靜態吸水率下降。水鎂石阻燃劑放置后,其吸水率也將發生變化。用試驗探索放置時間為3、4、5、6、7和10d時,偶聯劑(硅烷偶聯劑172)用量與吸水率的變化,試驗結果見圖3。
由試驗數據和曲線圖可以看出,偶聯劑用量增加,吸水率逐漸減少。因此,表面處理后產品的活化程度,可以通過吸水率的變化簡單地反映出來。偶聯劑用量相同時,放置時間延長,吸水率逐漸增加。
3.2.2 偶聯劑種類、用量、活化時間的正交試驗
試驗選擇三因素四水平正交試驗。三個變化因素,依次為偶聯劑種類、偶聯劑用量和活化時間。偶聯劑分別選擇硅烷172和硅烷151、鈦酸酯NT-105以及復合偶聯劑(2/3硅烷172,1/3硬酯酸鋅)。偶聯劑用量以及活化時間試驗方案見表5。
表5 偶聯劑種類、用量、活化時間的正交試驗方案
編號 |
偶聯劑 |
偶 聯 劑 |
活化時間 |
編號 |
偶聯劑 |
偶 聯 劑 |
活化時間 |
1 |
硅烷172 |
0.5 |
3 |
9 |
鈦酸酯NT-105 |
0.5 |
9 |
2 |
硅烷172 |
1.0 |
6 |
10 |
鈦酸酯NT-105 |
1.0 |
12 |
3 |
硅烷172 |
1.5 |
9 |
11 |
鈦酸酯NT-105 |
1.5 |
3 |
4 |
硅烷172 |
2.0 |
12 |
12 |
鈦酸酯NT-105 |
2.0 |
6 |
5 |
硅烷151 |
0.5 |
6 |
13 |
復合偶聯劑 |
0.5 |
12 |
6 |
硅烷151 |
1.0 |
3 |
14 |
復合偶聯劑 |
1.0 |
9 |
7 |
硅烷151 |
1.5 |
12 |
15 |
復合偶聯劑 |
1.5 |
6 |
8 |
硅烷151 |
2.0 |
9 |
16 |
復合偶聯劑 |
2.0 |
3 |
對按表5方案中試驗樣品分別進行吸水率、吸油率和比表面積測定。不同放置時間,樣品的吸水率見圖4。
從吸水率的試驗結果看,偶聯劑種類的影響很大。隨偶聯劑種類變化吸水率的順序為:NT-105>復合>硅烷151>硅烷172。
由試驗結果可以看出,偶聯劑用量增加,吸水率呈規律變化。用硅烷172作偶聯劑活化氫氧化鎂時,用量應不大于1.5%。
測定了3、7、11、15號四個樣品的比表面積,分別為8.5、7.3、6.3和6.0m2/g。從比表面積測定結果看,隨偶聯劑種類的變化比表面積改變順序為:硅烷172>硅烷151>NT-105>復合。相同的粒度下,硅烷172分散較均勻,因而獲得比表面積數值較高。
綜合吸水率和比表面積的結果,吸水率隨活化條件變化較大,比表面積改變較小,用硅烷151和NT-105活化,效果較差,且用量大。因此,用硅烷172作偶聯劑,用量≤1.5%,活化時間6-9min較為適宜。
3.3 氫氧化鎂阻燃劑的性質對聚合材料性能的影響
利用天然水鎂石礦加工而成的氫氧化鎂阻燃劑的粒度、純度、偶聯劑種類對聚合材料阻燃性能的影響見表6。試驗主要材料為改性聚乙烯、乙烯共聚物各50份,氫氧化鎂阻燃劑120份。
表6 氫氧化鎂阻燃劑的粒度、純度、偶聯劑種類對聚合材料阻燃性能的影響
序 號 |
1 |
2 |
3 |
4 |
5 |
6 |
7 |
8* |
標 |
|
MgO含量(%) |
64 |
64 |
64 |
64 |
58 |
64 |
64 |
64.8 |
||
粒度(d50,μm) |
≤5 |
≤5 |
≤5 |
≤5 |
2 |
≥5 |
1~2 |
1~2 |
||
偶聯劑種類 |
硅烷 |
硅烷 |
鈦酸酯NT-105 |
復合 |
硅烷 |
硅烷 |
硅烷 |
- |
||
抗張強度(MPa) |
9.1 |
8.7 |
7.7 |
9.3 |
11.6 |
9.0 |
11.4 |
12.0 |
≥9 |
|
斷裂伸張率(%) |
380 |
368 |
363 |
470 |
245 |
293 |
245 |
155 |
≥125 |
|
氧 指 數 |
30 |
29 |
28 |
27 |
32 |
30 |
32 |
32 |
||
燃燒氣體 |
pH值 |
- |
- |
- |
- |
5.3 |
- |
5.5 |
- |
≥4.3 |
電導率 |
- |
- |
- |
- |
2.3 |
- |
2.1 |
- |
≤10 |
*注:8號樣品為人工合成氫氧化鎂
表中1至4號樣品為相同純度和粒度,偶聯劑量為吸水率試驗最適宜用量。從抗張強度變化看:NT-105<硅烷151<硅烷172<復合。復合偶聯劑斷裂伸張率過大,使材料柔韌性受影響。從氧指數看:復合<NT-105<硅烷151<硅烷172。5號樣品為提純試驗的尾礦經磨細制得,由于其粒徑較細,抗張強度大于1號樣。純度的變化較粒度的增大對材料的性能影響更小。1號、6號、7號樣品偶聯劑種類和純度相同,抗張強度為粒徑較小的7號樣品最好。8號樣品為人工合成氫氧化鎂,其物理性能與天然樣品大致相同。
總之,通過氫氧化鎂阻燃劑的粒度、純度、偶聯劑種類對聚合材料阻燃性能的影響試驗表明,偶聯劑種類以硅烷172最佳;阻燃劑粒度細、區間窄,抗張強度好;粒度與偶聯劑種類的變化對聚合材料的應用性能影響較大。
4 結論
(1)遼寧具有豐富的水鎂石資源,原料純度高、雜質少、富含結晶水,在國內外水鎂石礦中應屬優質原料。利用水鎂石加工生產氫氧化鎂阻燃劑,具有原料來源廣,生產成本低,產品質量好等特點,其產品質量可與人工合成產品相媲美,因此,天然水鎂石是阻燃產品中的理想原料。
(2)原礦(-0.24mm)經風選后,精礦MgO品位由61.33%提高到63.22%,實現了剔除脈石礦物的目的。精礦產率達到63.67%,接近篩析水平,說明該流程分選效率較高。
(3)采用硅烷172、 硅烷151、鈦酸酯NT-105以及復合偶聯劑四種偶聯劑,在偶聯劑用量0.5%、1.0%、1.5%和2.0%,活化時間3、6、9和12min條件下對氫氧化鎂阻燃劑進行表面處理,吸水率的順序NT-105>復合>硅烷151>硅烷172,比表面積的順序為和硅烷172>硅烷151>NT-105>復合,抗張強度變化:NT-105<硅烷151<硅烷172<復合,氧指數順序:復合<NT-105<硅烷151<硅烷172。綜合考慮,用硅烷172作偶聯劑,用量≤1.5%,活化時間6-9min較為適宜。人工合成氫氧化鎂,其物理性能與天然樣品大致相同。
參考文獻:
[1] 王健,于文杰,董火成,朱小樹,孫嘉鵬.氫氧化鎂阻燃劑的研究進展[J]. 化學推進劑與高分子材料, 2009,7(4):5-9.
WANG Jian,YU Wen-jie,DONG Huo-cheng,ZHU Xiao-shu,SUN Jia-peng. Research Progress of Magnesium Hydroxide Flame Retardant[J]. Chemical Propellants & Polymeric Materials, 2009,7(4):5-9.
[2] 姬連敏,李麗娟,聶 鋒,曾忠民.國內氫氧化鎂阻燃劑的研究現狀[J]. 鹽湖研究,
2007,15(2):62-72.
JI Lian-min,LI Li-juan,NIE Feng,ZENG Zhong-min. Current Research Status of Domestic MagnesiumHydroxide Flame Retardant[J].JOURNALOF SALTLAKE RESEARCH,2007,15(2):62-72.
[3] 戴焰林,施利毅,洪 玲.氫氧化鎂阻燃劑在聚合物材料中的應用[J].應用化工, 2003,32(4):
Applied Chemical Industry
[4] 周產力,王犇.氫氧化鎂阻燃劑的現狀及展望[J].無機鹽工業,2004,36(3):11-13.
Zhou Chanli,Wang Ben. The current status and prospect of magnesium hydroxide flame retardant[J].INORGANIC CHEMICALS INDUSTRY,2004,36(3):11-13.
[5] 陶勇.氫氧化鎂阻燃劑的表面改性研究現狀[J].中國非金屬礦工業導刊,2008,(5):13-15.
Tao Yong.Current Status of the Surface Modification of Magnesium Hydroxide Flame Retardant[J].China Non-metallic Minerals Corporation,2008,(5):13-15.